靖宇二手CNC加工中心回收全流程图解,长白山西麓二手CNC加工中心回收全流程图解,松花江上游二手CNC加工中心回收全流程图解,一个充满魅力的小城。她以英雄的名字命名二手CNC加工中心回收全流程图解,汩汩清泉喷涌而出,似蛟龙吐玉;座座青山手臂相挽,如骏马奔腾。境内江河盘绕,群山滴翠,地上有林,地中有药,地下有矿,自然资源十分丰富,素有“立体宝库”、“森林王国”之称。
近年来,靖宇县大力开发利用道地药材等特色资源,做强做优“大健康产业”,加快推进人参标准化种植基地建设,着力打造长白山健康科技产业园区,深入推进道地药材专业交易市场建设。
立矿泉城北药品牌,赴中药材道地之约
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“健康中国”战略,实现全民健康、全面小康的宏伟蓝图,靖宇县委、县政府立足长白山道地中药材独特资源,着力推进大健康产业发展,于2017年6月19日举办中国·靖宇首届长白山道地药材交易会。
交易会以丰富健康中国战略主题,打造北方药材基地,弘扬靖宇道地中药文化,促进中药材行业交流合作为目标,坚持创新、节俭、务实的办会原则,通过本次交易会,助推健康产业发展,实现优质资源与国家战略的完美对接,将靖宇全力打造成北方中药材名城。
大会安排二手CNC加工中心回收全流程图解了中国·靖宇长白山道地药材交易中心成立揭牌仪式、2017年中国靖宇投资环境说明会暨签约仪式、2017年中国现代中医药发展高端论坛等重要活动,全天还有矿泉城广场主题书画展和传承与养生表演(太极、瑜珈)。论坛上,行业领导和知名专家将就中药材规范化种植、医药产业发展趋势、政策进行讲座。吉林省、市、县各级领导、医药企业及域外商户、专家学者、县内商户、全县各部门代表以及相关媒体共同参加了交易会,现场参观交易会药材市场。道地药材交易会将促使传统和现代加速融合,文化与经济相互渗透,推动靖宇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。
据悉,在中国·靖宇首届长白山道地药材交易会投资说明会暨项目签约仪式上,全县共签约30个项目,总签约额为76.8亿元,其中:矿泉饮品业项目4个,总投资额为21.5亿元;人参农特产品精深加工及医药业项目12个,总投资额为22.4亿元;矿产和新能源新材料业项目8个,总投资额为10.1亿元;旅游物流服务业项目6个,总投资额为22.8亿元。
天赋生态长白山,地蕴道地中药材
靖宇全县目前现有野生经济植物165科、1500余种,是吉林省乃至东北地区道地药材资源的富集地区。以人参、北五味子、平贝母、细辛、天麻等为主的植物药材和以鹿茸、鹿胎、蜂蜜、林蛙油、红蚂蚁等为主的动物药材品种多达120余种。靖宇县每年野生道地药材产量就达2000吨以上。
靖宇道地药材产业基础坚实。改革开放30多年来,靖宇县道地药材等特色资源得到了有效的开发利用。人参、五味子、平贝母、林蛙油等主要品种中药材的驯化栽培和林蛙封沟养殖发展迅速。目前人参种植规模200万平方米;林下参种植规模18万亩;北五味子、平贝母、蒲公英等为主的中小药材驯化栽培规模4.3万亩;林蛙养殖规模64万亩,林蛙储量2亿只。人参及中药材种植户9600多户,道地药材年产量5000吨以上,年实现道地药材产业产值8亿元以上,成为靖宇县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。
靖宇道地药材品质优良。靖宇县优越的地理位置、良好的气候、土壤等自然条件有利于中药材生长。尤其北五味子、平贝母、林蛙油等主要品种中药材有效成分含量丰富、品质优良。西部和南部乡镇生产的北五味子道地纯正、油光发亮;中部和西部乡镇生产的平贝母色泽鲜艳、质量上乘;南部白江河和北部那尔轰河所产林蛙体大肢长,出油率高。比其它地区同品种中药材折干率和林蛙出油率均高10%以上。
道地药材交易中心展现集散效应。靖宇县长白山道地药材交易中心经营着近百种长白山道地中药材。尤其是北五味子、平贝母、林蛙油最具有代表性。东北地区平贝母药材年产量3000吨左右,靖宇交易中心交易量达到2000吨以上;东北地区北五味子年产量约为4000吨,靖宇交易中心交易量达到3000以上;长白山区林蛙油年产量50吨左右,靖宇交易中心交易量达到30吨以上。近几年,靖宇县已经成为东北地区最大的北五味子、平贝母、林蛙油等道地药材的重要集散地。
取道地北药之精华 铸靖宇国药之商都
多年来,靖宇县始终依托长白山特色资源优势,持续打造“大健康”产业,让长白山特产走出白山、走向世界、走进千家万户。
扩大基地规模,提升产业效益。近几年,随着全县通过“典型示范、政策扶持、项目带动、协会引领”等措施,按照区域化布局、专业化生产、集约化经营的要求,基本形成了参类、中药材类、菌类、经济林以及养殖类五大特色产业基地。全县建立野生中小药材资源保护区域20万亩。涌现20个人参中药材种植专业村,12个食用菌栽培专业村,8个经济林栽培专业村,9个林蛙养殖和特种野猪养殖专业村,6个特色瓜菜种植专业村。随着特色产业基地的不断发展壮大,特色产业收入也得到逐年提升。2016年实现特色产业总产值10.9亿元,实现纯收入48,600万元,从事特色产业农户户均收入达到41,200元,农村人均特产收入达到5,000元以上,占农村人均收入的62.4%。
发展龙头企业,增强带动能力。全县培育具有规模带动能力的农产品加工企业126户,其中:省级龙头企业12户,市级龙头企业42户。农特产品加工能力不断增强。以皇封参公司、同仁堂公司等为龙头的人参、西洋参产品加工企业已达32户;以北佳公司、林村公司、康达公司等为龙头的中药材加工企业达到24户;以宝兰公司、天源公司、宇峰公司等为龙头的食用菌、山野菜加工企业已达16户;以瑞福德、奇诺莓、兰馨饮品等为龙头的蓝莓、山葡萄加工企业达到11户;以亿佳鹿业、鼎源特产、贵华堂参茸等为龙头的鹿产品、林蛙油加工企业达到18户。全县五大产业的多数农户与龙头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和利益联结机制,形成了利益同享、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,订单种植和建立合作关系的比例达到70%以上。该县还在县城交通便利位置投资1.2亿元,规划建设了集批发零售、连锁经营、仓储物流配送于一体的超大型、多功能的长白山道地药材交易中心,为产业经营户搭建交易销售平台。目前靖宇县已经成为长白山区西洋参、北五味子、平贝母、林蛙油等道地药材的重要集散地,每年人参中药材交易量20000吨左右,交易额达到10亿元以上。
突出品牌建设,科研成果丰硕。通过国家扶贫以及相关产业政策扶持,人参中药材产业基地和产品认证取得明显效果。近几年,全县有14户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取得了国家有机食品和无公害农产品认证。产品主要有人参、中药材、食用菌、山珍食品等10多个系列,44种产品。其中:有机产品认证16个,有机产品产量600吨;绿色食品认证6个,绿色产品产量1200吨;无公害农产品认证22个,无公害农产品产量126万吨。通宝中药材科技开发公司、三宝堂生物科技公司等4户企业生产的8种人参中药材产品获得 “吉林名牌农产品”和 “中国著名品牌证书”。县特产协会和北京同仁堂吉林人参有限公司、靖宇县宝兰特产有限公司等5户企业申报的“靖宇林下参”、“靖宇平贝母”、“靖宇西洋参”、“吉林长白山人参”、“靖宇鹿茸片”、“长白山林蛙油”等9种产品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。县政府相关部门牵头与20多家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,帮助企业研究开发20多种人参中药材新产品,并且取得人参及中药材种植加工等8项省级科技成果。
规范产业发展,提高组织化程度。全县农特产品加工企业每年生产加工各种农特产品12000多吨,实现加工产值10亿多元。龙头企业不仅带动了全县特色产业发展,同时也带动了农村合作组织的发展。全县有特色产业农民专业合作社296个,各种特色产业商会、协会30多个,直接带动农户4200多户。全县还有从事人参、中药材、林蛙等特产品贩运、加工、经销等经纪人3800多人。靖宇特色产业组织化程度有了大幅度提高,特产产业化正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,呈现出蓬勃向上的积极态势。
汇聚集东三省药材 引领北药走向世界
靖宇县人参产业商会会长王宏梅告诉记者,靖宇县长白山特产市场历史悠久,经营人员众多,市场贸易集中,中药材品种丰富,乡镇中药材种植、养植、加工业蓬勃发展的基础上,靖宇县政府紧紧抓住辽宁和黑龙江大小兴安岭地区中药材品种繁多,无大型交易市场的先机,依托长白山地理和资源优势,做中药材文章,通过设立长白山道地药材交易中心,汇聚集东三省药材,做天下文章,引领北药走向世界。
据了解,长白山道地药材交易中心前身是靖宇县特产市场,已有近四十年的历史,通过几十年来的发展有三千多人的市埸贸易队伍,二百余家特产店及大批的乡镇种植、养殖和加工业户。中国医保等十几家药业集团在靖宇设立药材种植,加工和生产基地,市场经营着所有的长白山、大小兴安岭地区几百个道地药材品种。
“平贝母、五味子、雪蛤油、薇菜、高丽瓜根,野生猪苓等十几个品种经营份额已占全国经营总量的50%——80%,成为全国的集散地,影响着全国该品种的市场价格。”王宏梅说,县政府举全县之力举办首届长白山道地药材交流会,是县即英雄城,矿泉城之后,又一件利县利民的重大举错,是一次功在当代,利在千秋的壮举,是一件立意高远,福泽子孙大好事。开启了中药材种殖、养殖、加工、贸易的新篇章,为长白山道地药材交易中心的后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,对县域经济的发展将起到重要作用。
我要评论